在线: 
投稿: 57564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文学 > 详细内容
西行漫记
直到底部
分享:
作者:康占义 发表时间:〖 2015/10/14 浏览人数:〖 5078338

    最近,有机会到青海的格尔木,这个城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至多是内地到新疆或西藏的一个中转站,因此,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纵深2200公里,从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的腹地,领略一下西部风光。但实际走一圈之后,感觉和去之前的想法已经大不相同。但是收获不少,西部还真有许多让我感到震撼、厚重、牵挂、回味的东西。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自己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写了一本书叫《西行漫记》,当然不敢自比,仅借用这个题目,记述这次西行的见闻感受。
    圆梦兰州
    大概是1983年左右,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姐姐带回家一本杂志,告诉我杂志不错推荐我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读者》,当时叫《读者文摘》,只有薄薄的32页,读后感觉很好,和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世俗庸俗杂志大有不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格调高雅清新,很有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怀。那时我上高中,由于课业紧张,课外书看得不多,这样的杂志也不是完全阅读,况且当时我们县城是买不到的;上大学以后,在学校图书馆也可以看到这本杂志,就每期阅读。也正由此开始直至参加工作后,阅读《读者》成了我坚持的一个业余爱好。
    90年后的几年,在所在的县城的书报亭是买不到这本杂志的,其实,可以到邮局订阅,但我坚持每期购买,因为其中有别人不知道乐趣。当年杂志是月刊,工作的关系,我可以经常到省会城市,到省会城市的书报摊购买这份杂志,就是所谓的乐趣。就是每到月初,就找机会到省会城市去,然后就是在各书包亭寻找有没有最新出版的一期杂志,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意味,每月就有这样一次寻找、发现、购买的喜悦;买到杂志就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回到单位或家里,第一时间就开始阅读;看完之后是等待新的一期——又开始另一个循环。正由于这每个月的这些等待、寻找、购买、阅读的乐趣,所以,我坚持不订阅直到2014年当地有个固定的销售书店没必要再去寻找了,这个做法保持了近25年。
    阅读《读者》杂志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正由于此,加上杂志的发行日期相对固定,所以,杂志成了我的年月时间的刻度,换句话说就是杂志上期数让我意识到岁月流转,就像农民看着地里的庄家意识到夏收秋种寒来暑往岁月轮回。第十二期杂志的到手,让我意识到这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要来临了。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阅读《读者》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本杂志在我心中有很高位置,对我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杂志社,我心中感觉是个神圣的地方,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一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大楼。其实,《读者》杂志也是千百万甚至上亿中国人心灵的寄托和依赖,杂志在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因此,我就对杂志社产生了向往之心,说白了杂志社也是心中的圣地。所以,当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来到兰州,我就想去这个产生奇迹的地方看看。同行的其他人要去兰州黄河大桥去,但我提出我要先去杂志社,然后再去黄河大桥找他们汇合,这次到兰州绝不可错过这个机会,否则,会非常遗憾。到杂志社门口时,才意识到今天是周六,还好旁边的侧门开着,和门卫打声招呼,没想到门卫微笑着示意我们可以去拍照,进入院落,走到象征《读者》的小蜜蜂刊徽前合影留念,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又深入到门前的院落中仔细看看。本来恰逢周末门卫没有阻拦我们已经很照顾了(想必像我这样的人也不算少数),如果我再不知趣要进入办公楼恐怕就不好了,加上妻子的催促,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其实,在很多《读者》杂志上已经看到过它的照片,对它并不陌生,只是没有这么近距离的观看,没有如此的亲近过。终于走近、走进这个曾无数次想象的地方,想有个心灵的约定,更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这次旅行走了不少地方,但到兰州到《读者》杂志社感到是这此旅行最大的收获,满足了自己多年一个心愿!
    画缘
    这次西行是由大舅哥组织的,他的战友在格尔木做生意很成功,约他来玩,于是大舅哥他们两口子就约上我们俩口子还有一对画家夫妇共三家到西部旅游。到兰州,是中转。画家在兰州有一些朋友,但他唯独通知了一个退休的老干部,我们称他周老。坦诚的说,我听得出这位画家对这位2009年认识,仅有电话短信联系的兰州干部周老能否像电话中承诺的接待把握不大。结果,周老履行了自己对画家朋友的诺言,但意想不到的是他正在重病住院治疗期间,是拔掉输液针冒着一定风险这样做的,事先他隐瞒着这一切;席间,看得出周老身体的虚弱,但依然坚持到最后。为了不爽约,他让请假探亲看望即将临产妻子的女婿开车自己亲自到宾馆接我们去饭店招待的(巧合的是这位女婿和我们乘坐的是一趟列车早上回的兰州)。同时,他还不忘给这位画家朋友介绍一位兰州当地画廊的经营者,为画家事业开展、开拓兰州市场牵线搭桥,其盛情和深意让人叹服和敬佩!
是什么让周老如此看重这份友谊?
    事情起源于2009年,在兰州举办的“2009兰州师生画展”。这位画家在中央美院上学时的辅导员老师后来到兰州发展,于是有了这次师生展。这位周老是一位收藏家,在画展上他非常看好包括这位画家在内的三位以及他们的作品,要收藏他们的作品,其中这位画家的作品是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的“吉祥高原”,但这位画家的作品还要参加巡回展出,所以暂不出售。后来,一位朋友把周老和别人交流他的短信转给了他:“书画收藏重在一个缘字。当书画家还未出名时,能觅到知音,也是一个缘。(周老)不是认为他们的作品非要收藏不可,而是看好新人和赌一回眼力。你不妨把我的意思告诉画家,总之一切听便,不要勉强。”画家感觉自己遇到知音了,巡回展一结束,回到北京就把自己的作品“吉祥高原”寄给了这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兰州干部作为知遇之恩的回报,短信至今保留;之后,两个人每年都有短信和电话联系,这次路过兰州由于时间短,就只通知了这位朋友,于是,就有了一个画家和一位收藏家的一段佳话。
    六年多,是一张“吉祥高原”的画作让他们重逢,也算是画缘吧!
    文化沃土
   在兰州周老的招待席间,听到画廊的老板谈到这里的艺术品交易量,一次交易会的现金交易量在2000万元。而且这样的交易会经常举办。后来,画家告诉我这里的许多人家都有在家挂字画的习俗,而且都是每年更换,就像我们内地人们挂印刷的年画一样,比谁家的字画的价值,是否名人字画,有很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土壤,所以,这里的艺术品交易量大,而且借助这些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是西北地区的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
    这让我又想到《读者》杂志。上面提到的《读者》杂志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哪?!以下是摘自网络的简单介绍。《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说得在准确一点是全球华人共同的心灵读本,杂志在海外的发行量也不小,是海外游子对故乡、对中国、对中国文化这个根的寻觅的寄托;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而且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以下是相关资料数据: 她的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到2003年10月突破800万册大关,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影响相当大的杂志。最早的杂志社,早就更名为《读者》出版集团,《读者》杂志,还出版发行了《读者》中学生版、原创版等等,影响力都不小。
    《读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一个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壮大的奇迹。奇迹的发生地,在甘肃省兰州。很多人知道兰州,是因为遍布全国的“兰州拉面”,然而,甘肃兰州还有他另一张名片——《读者》杂志,更有比较大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没有对甘肃兰州太多的了解和研究,但就凭这几点感受,我忽然有一个认识:没想到兰州这块中国西部贫瘠的土地,还是孕育文化的沃土,这里的人们精神富有,活得充实。
    荒漠创业
    大舅哥的这位战友,特意安排我们到他工作了十几年的盐湖基地去看看。基地距格尔木300多公里。从格尔木向北即进入沙漠地带,车离开格尔木越远越看不到植被,有时看到泛着白色的盐碱地。还好这几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做得很好,这300多公里有四分之一是高速路,其余的就是修缮养护的很好的国道,大部分路段平坦笔直。但是,开车离开格尔木之后,大家一致的感受是怎么车这么少,连对面逆向的车也很少看到。渐渐地,我们对路旁的输电设备都感到亲切,因为视力所及除了沙漠什么也没有,出现了视觉麻木,渴望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我注意到车已开到了180公里/时,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路况又好,你不自觉地就把车开到了极限速度。就这样我们走了近三个多少小时,才到了基地。
    去基地的途中经过一段雅丹地貌区域,俗称魔鬼城。在旅游的人看来,上万年的风蚀造就了这里很特殊的地型地貌,据说这里几万年前是海洋,由于地壳抬升呈现了海底的原貌,再加上这里的自然气候极度干旱,风把细砂吹走,留下有粘土石片等形成的土丘。之所以被称为魔鬼城,就是这样的区域很大,里面的地貌类似,当你走进去,极容易迷失方向,而且即便再走出这个区域,外边又是无边的沙漠无人区,你得不到有效地求助,只有死亡。开车的师傅介绍就在前几年就有五个探险的人走了进去,迷失方向,一般人准备的给养不会超过七天,在高温炙烤下,人很容易出现幻觉,于是他们中间出现分歧,有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方向,走出了魔鬼城,幸运的是他走出的地方接近地质科考队的基地,于是他被救了;等科考人员再进去找到其他人时,这些人已经遇难。就在这片区域不远处有一片水域,但这里的水,流经盐碱地后已经严重矿化,不能饮用。其实非常简单,所谓的无人区,就是极度的不适应人类居住,最简单的指标就是没有饮用水。
    说这些时,内心也感到了恐惧,抵消了由于这样的美景产生的愉悦,同时意识到:这里就是无人区,没有生命;当生命进入其中,所面临的就是生存问题,不能快速离开或获得给养后果很严重。再往前走几十公里就是他们的基地,就是盐湖区。应该说是早在八九十年代,这里就发现含有锂、钾、镁等矿床,但后来才具备开发利用的条件,或说才有人来这里投资开采。大舅哥的这位战友就是2002 年在部队专业后到这里来做生意的。他介绍,现在的条件好多了,从格尔木接通了自来水,也通了电,通了气,更修通了路,工厂的条件和内地的工厂没多少区别,工人住的是简易房。可是,当年这一切都没有,他来的目的就是在这建厂;从格尔木开车要走12个小时,怕迷路,都带着卫星定位仪;那时,要用水车往这里送水,成本高的惊人;住的是帐篷,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自然条件的恶劣还在其次,关键是孤独寂寞。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去年,他们新召收一批大学生,当大客车经过漫长的无人区驶入开入厂区以后,看到厂区周边就是无人区,很多人车都不下,坚决不在这里工作。而他们当年,就是和工人一起住帐篷,吃馒头,喝凉水,硬是在戈壁沙漠上建起了这座现代化的工厂;截止到目前,公司投入50多个亿,很多行业现在都不景气,而他的工厂在产品价格低落的情况下,实现年产值10个亿左右。
    聊收入的时候,他说公司给的年薪在80万元左右。在羡慕他收入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这背后的艰辛、付出,大家对他肃然起敬,这一切来之不易呀!他扎根这里十几年了,不知道工作的情况,但从他的业余生活也可以看出一斑:现在的业余时间,他练习书法,给大舅哥一幅字:“问道昆仑”。同行的画家说他字的功力可以,我从题字的内容感觉出他思想的深邃和文化底蕴——是无数漫长黑夜的苦读的结果。
    是什么支撑他坚守这十几年的?一个人怎样才可成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方式千万个,但克服千难万险坚守心中的目标,是不可缺少的——问道昆仑。巍巍昆仑,让仰视它的人们感到天地之道,人生之道。。
    大美青海
    以前看过西部的风光照片:天空很蓝、云很白、草原很广阔。当你身临其境时感受就很深很特别:天空很低很蓝,白云是一朵一朵的,距你很近,而且分层,在上层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下层的白云稀疏,像棉絮一样,当坐车从下面走过,看到这些有些飘渺的白云在蒸腾、上升、集聚,很美很有趣。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回忆了很久才意识到这种情景在七十年代,我们这儿也见过;四十多年不曾再见到这样的天空了!
    到格尔木的第二天,接待的人就把我们拉到了昆仑山上。格尔木海拔在2700米左右,我们一行人都还适应,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向昆仑山进发,海拔在一点一点升高。出格尔木不远,在路两边矗立着两个高大粗壮的柱子,写着:巍巍昆仑,万山之祖。顿时让你感到某种震撼。
    见过南方山水的秀美,再对比坐落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昆仑山,会给你雄浑、壮观的震撼。远远望去,很多山峰常年积雪。我们在向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塑像去的路上,天下起了雨,越往上走竟然飘起了雪花,雪还很大,很快就满眼银色世界。山下是晴,路上是阴,进而是雨,最后飞雪漫天,一天内感受从夏到冬的“季节”,也是昆仑山给我最大的体验之一。内地的朋友可能这个时候正在设法找一个阴凉地儿避暑呢,我们却已进入了雪花飞舞的冬季,如此大的反差也让人震撼。
    其实,来之前就说到会有高原反应。我们也做了一些准备,还专门向在药材公司上班的同学寻了一些红景天制作的胶囊,每天吃一点,但对高原反应真没有亲身体验。车开到索南达杰塑像的位置,路牌标示海拔4764米,109国道大概是2895千米处,不少人在这里驻足并拍照留念。在来的路上,司机给我们讲了到高原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曾经拉一位内地的小伙子到这里,这位感觉身体不错,趴在地上就做俯卧撑,没做几个就昏过去了;还有一位女同志,高兴得欢呼跳跃,一下子就栽倒了。这里的只有0.6到0.7个大气压,氧含量估计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而且我们来的季节是夏季因为有植被生长了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下车,如此高海拔的地方人迹罕至,其它动物也很少,感觉很冷很静,耳鼓倒是没有反应,但是感觉自己像在真空中行走,有点飘的感觉,正因为有这些提示,还有一份心理因素,不敢快速移动,只是慢慢移动自己的双脚;就这样,我开始感到头有点不舒服:不是痛,但介于痛和没有感觉之间,由于其他人上车要走,我也不敢留恋,缓慢上车急速返回。上到车上,我们彼此才发现嘴唇紫了——缺氧了。本来是想再往上走,让我们看一下唐古拉山口的风光,但那里海拔5000多米,考虑到我们同行的人有快七十岁的老人,加上现在的反应,就决定就此返回。我们来的时候乘坐的就是高原列车,这种列车是密闭的,抗辐摄,抗寒抗冻,还可以制氧,也就是列车经过昆仑山就开始加氧,其实,拉萨的海拔不是很高,大概3700米;难的就是在昆仑山上,所以,要加氧气。像我们这样是身体不适了,赶紧开车往回返,实在不行就吸氧。但你若到了拉萨,那里可是无处可逃,所以,没有一个好身体,还是不要逞强到拉萨旅游。
    对于很多其他地区的人来讲,知道青海湖是因为“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接待的人介绍再过几天就要举办赛事了,你们来早了。来青海湖旅游有三个看点:一是看自行车赛,二是看油菜花,三是欣赏湖光山色。接近青海湖,路上就注意到在公路旁边还有一条宽近两米的小公路,想必就是自行车赛道了。还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自行车爱好者在赛道上骑行;据说很多自行车爱好者把环青海湖骑行作为一种理想来追求。
    当地种植油菜的历史无从考证,但青海湖周边主要居住的是藏民,青海湖边的土地就是他们家的牧场;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些牧民放弃传统的牧业,改种油菜了。从公路到湖边的大片区域都种植了油菜花。
    到了青海湖你才知道什么叫大美!从景区制作的青海湖模型及介绍可以看出,湖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周边都是山,我们游览的仅是湖区的一小部分,叫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就是沿109国道北侧最有形的一段,属于湖区的东南部分;几乎四面环山,湖面长105公里,宽63公里,看过去是无边的水面,那一边的山是看不到的。去之前,还想着乘车环湖走一圈,到了才知道环湖360公里,按修的公路去走要450多公里。湖区面积4800平方公里。西湖是多少?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真是小巫见大巫。西湖是移步移景,青海湖是那种放眼望过去看不到边的大美:近处是盛开的油菜花,是土地的颜色,中间看到的是深蓝色的湖水,远处是绵延的山脉,再往上看是云蒸霞蔚的白云点缀在蓝色的天空中——壮美、大美青海湖!
    西部美食
    到兰州自然要吃兰州拉面。由于到兰州仅是中转,所以,安排的时间不长,询问宾馆的前台,告诉我们附近就有一家,循着他的    指引,找到了这家叫“马有布牛肉面”老字号店,也许是临近火车站的原因,这里客人很多,店面不算太小,但桌子都被占满,只能吃流水席了。大碗的汤色确实诱人,是熬制的大骨头汤,加上一勺油辣椒,红红的辣椒油飘在碗里,很有食欲。来之前听说“四川是麻辣,兰州是香辣”。但吃到嘴里才真正体会到这里辣味很正,有一种辣的愉悦的感觉——因为,我们当地炒的辣椒,包括买的一些辣椒制品,都有一股烟油的味道,但这里的炸辣椒只有辣味,所以说味道纯正。也许是价格的原因吧,一碗才七元,唯一遗憾的是碗里面没有牛肉,还不及康师傅牛肉方便面里的牛肉;好在他们另外买的牛肉味道很好,自己买二两加进去,大口嚼着感觉这才是兰州牛肉拉面。
    格尔木的羊肉不膻,这是这里的人们引以自豪的,朋友很自信的宣传推介:我们的小尾寒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矿泉水,呼吸的是没有污染的空气,就连拉出来的屎都是“六味地黄丸”,虽是一个段子,但却道出了这里环境优美,无污染,矿物质丰富,羊吃了此环境下生长的草,不仅可以抑制羊肉的膻味,还让羊肉含有多种酶成分,吃起来滑嫩细腻。这里产的羊肉,经过一两天的运输也能运到内地了,但为什么我们在内地吃不到这种纯正的味道呢?
    到格尔木第二天的晚上,大舅哥的战友就请我们吃这里的刷羊肉,羊肉确实不错。肉色是那种看了就让你感觉很悦目的粉红,确实闻不到膻味,吃在嘴里,一点都不柴;我喜欢吃羊尾,放在滚开的锅里一刷,就夹出来放到嘴里,有融化的感觉,一点也不腥。在我们当地吃的“羊肉”勉强叫做羊肉,远没有这里的鲜嫩。奇怪的是这里宾馆洗的雪白的毛巾浴巾却有一股膻味。
    在青海吃牦牛肉,就像我们吃牛肉一样,是很平常的事。但吃了几次,没有很深的印象,那股牛肉味太重,不喜欢。倒是在西宁,当地的人接待我们时特意吃了一顿特色早餐——“马尔沙牛杂”。 这间小店就夹在一个饭店和要拆迁的楼房缝隙里,宽度不超2.5米,匆忙间没注意他的深度,但里面没法摆桌子,因为是早上八点多,其他铺面还没有开张,在别人的店铺前放了两张窄长的简易桌,有十几把小登,一共十几个拼桌。但所有这些都没挡住美食对人们的诱惑。从我们一行人来到这里到吃完走人的近二十多分钟里,排队等着这一碗汤的人都不低于十几人。端一大碗牛杂汤,随便找一个地方,把赠送的馍掰碎放进汤里一泡,摸吸收了牛杂的油水,顿时成了美味;牛杂数量还可以,煮得也很入味。后来,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一碗可是不便宜:17元。但这碗牛杂汤征服了所有的同行者。其实,不只是我们,在吃饭期间有一辆开奥迪Q7的车主,开车过来就为吃一碗牛杂作早餐——在美食面前是不分贫富的。据说这家简易早餐店每天早上五点就开门营业,七、八点之后过来就得排队,九点左右就卖没了。
    这顿牛杂是这次西行吃得最有味道的一顿饭,至今回味起来还觉得满嘴的牛油香和入味松软的牛杂碎,有这美味无比的牛杂汤也真可以“不辞长作西宁人”了!

投稿邮箱:【 zhongguo_xianfeng@163.com 】
返回顶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文章获评星级:
网站推荐理由:
本文作者权利:
权利时效起止: 自登载日起一个月
原创文学
调研之窗
案例评析
文章信息
荣誉殿堂
相关文章  
茶杯
磨面
老房子的故事
美丽皆因善良
洗浴文化史的变迁
西行漫记
对发还改判案件讲评机制的认识
上一条信息:论李鸿章的“忍辱负重” 下一条信息:红楼随笔:别把自己当盘菜
中国先锋头条网  ©2015-2022  版权所 违者必究
网址:http://www.zgxianfeng.com  投稿邮箱:zhongguo_xianfeng@163.com
本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品控技术网 TOP图标库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 秦川云 IDC主机测评 三秦人才网 陕西锦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