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生活中,邻里之间有时也会因为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近日,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须水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为这起“闹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告李女士与被告周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李女士诉称,今年4月因为房屋漏水问题,两家发生矛盾,经多次沟通,协商无果,在最后一次沟通过程中,双方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致李女士受伤。经医院诊断,李女士左手开放性损伤、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断裂、大鱼际肌断裂。李女士因伤住院5天。李女士出院后,要求周某赔偿其损失未果,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物业、社区多次出面调解均没有结果。于是,李女士一纸诉状将周某诉至中原区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30872.99元。
收到案件后,考虑到双方是多年的邻居,具备调解基础,案件由民调员在法官指导下进行诉前调解。然而过程并不顺利,被告周某表示自己也受伤了,要提出反诉,要求原告李女士赔偿自己的损失。鉴于此种情况,案件转正式立案并流转至须水法庭李晓玲法官处。
李晓玲了解到原、被告此前没有矛盾,孩子还是同班同学,此次系偶发口角之争引发的冲突,再加上周某因为此事过度焦虑还患上了轻微抑郁症,出于情理和法理的考虑,李晓玲认为做好调解工作仍是妥善化解该案矛盾的关键。
沟通中,起初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原告提起自己受伤一事就非常愤怒,而被告则认为原告家漏水是事件的起因,并且自己在打架中也受了伤,也应当得到赔偿。双方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为了找到突破点,李晓玲一方面去公安部门调取了出警记录,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走访,向物业了解房屋漏水的具体情况。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李晓玲法官安排了庭前质证。在质证过程中,李晓玲法官捋清案件脉络,找准双方的争议焦点,并组织双方充分发表意见,让双方把想说的话一次性说完。看到法官既专业又耐心地处理自己的纠纷,双方的情绪都有所缓和。
质证结束后,李晓玲本着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原则又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并就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现场说法,在引导原告提出合法合理的赔偿金额的同时,向被告释明了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经过深入沟通,原告同意做出一定的让步,将各自的损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折抵。针对房屋漏水问题,李晓玲也与物业公司进行了沟通——一旦再发现漏水点,物业同意协助排查、积极维修。双方对此方案均表示认可。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周某赔偿原告李女士15500元。拿到赔偿后,李女士也原谅了被告,表示希望以后能相互体谅、和谐相处,做互帮互助的好邻居。
“谢谢李法官,是您的耐心公正调解,帮我解决了这件麻烦事!”事情结束后,被告周某还特意送来一面印有“执法公正 公道人心”的锦旗送给李晓玲表达感谢。至此,一场邻里纠纷顺利化解,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看似家长里短的小事,却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基层法官,要把‘案结事了’、实质性化解纠纷作为奋斗目标,坚持调判结合、调中有判、判中有调,努力实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李晓玲说。
下一步,中原区法院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文字作者:穆童 校对审核:王新 供稿单位: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