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投稿: 57564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调研之窗 > 详细内容
谨记“三严”弘清风正气 遵循“三实”扬务实之风
直到底部
分享:
作者:李爱民 发表时间:〖 2015/7/21 浏览人数:〖 5070057

    习近平总书记就作风建设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言简意赅而又内涵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提出“三严三实”之后,习总书记又先后四次对“三严三实”作出强调。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三严三实”?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三严三实”?
    我想,“三严三实”是在清醒把握作风现状基础上对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严三实”是着眼于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现实来看,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总体上是适应的,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新的气象。但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还没有根除,无论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还是党员干部自身,都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虚的现象比较严重。
    具体到我们法院内部来说,部分干警作风纪律涣散,精神面貌疲沓。极个别干警心态不正,讲条件要待遇;说闲话,打小报告,跑风漏气,告黑状、散播负能量;工作中责任心缺失、不求干得好,只求过得去,工作不到位;“庸、懒、拖、散”,办事上推下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上级安排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只知安排工作,不真抓实干督促落实等。虽然问题只是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是,他们的“传染性”和散播的负能量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干警的整体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影响着法院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求不严、作风不实的问题,是党员干部不良作风的突出表现,也是我们作风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三严三实”,做到“六个严格”,切中了作风之弊的要害,把准了作风建设的命脉,抓住了改进作风的关键。
    下面,我就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来的学习落实情况,谈几点个人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体会之一:要有单位集体的概念。
    在单位要学会珍惜。 家庭离不了你,但你离不了单位。没有单位你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唯有珍惜。一是珍惜工作。工作就是职责,职责就是担当,担当就是价值。感谢那些让你独当一面的人,感谢那些给你压担子的人,感谢给你补台的人。因为那是机会,那是信任,那是平台,那是发言权。二是珍惜关系。单位的各种关系一定要珍惜,宁可自己受委屈也尽量不争高低。一个人只有能够处理好和自己有工作关系的关系才叫能力。没有工作关系的关系,只是吃吃喝喝、玩玩耍耍,那不属于单位关系。三是珍惜已有的。在单位你已经拥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许时间久了,你会感到厌烦。但那只是你的心理出了问题。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无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种常新的感觉和姿势。
    在单位最忌讳三点。 一是把工作推给别人。工作是你的职责,也是你的权力,也是你的义务,更是你立足单位的基础。把属于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不是聪明,而是愚蠢,除非你的能力太小了,不能胜任它。推诿工作是一种逃避,是一种不负责任,更是一种无能,他会让别人从内心深处瞧不起你。二是愚弄他人。愚弄别人是一种真正的愚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是一种下三滥。尤其是对那些信任你的人,依靠你,倚重你的人,万万不可耍小聪明,你会得不偿失的。长期在一起共事,你的诚恳会让同事感动,相反,会使领导和同事恶心。三是沉不下心来。沉不下心来是在单位工作的大忌。在单位千万不可以带一个不好头,不要破坏单位的规则。那样就是拆一把手的台,就是拆自己直接领导的台,就是拆自己的台,就是和这个团队过不去。一定要把属于私人的事限制在私人的空间。否则,关键时刻,没有人认可你。在单位要尽量远离那些鼓动你不工作的人,鼓动你闹矛盾的人,那是在让你吸毒品,慢慢地你就变了。切记:单位离开谁都能运转,但你离不开单位,你要努力证明,你在单位很重要。
    体会之二:修身做人,弘清风正气。
    修身做人,立德第一。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要。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必须懂得,当了官不等于品行过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一定要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一个党员干部过得硬,首先理想信念过得硬,缺失精神之“钙”的干部迟早会出问题。
    修身做人,战胜自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惟独自己最难战胜。有位作家说的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作为一个自然人,若想在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偏离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在依靠他律的同时,强化自律的力量。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自己管得住自己,要管得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不去想;管得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绝不去拿;管得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绝不去。要常思“严”之益,常念“纵”之害,防止精神沦陷、“自己扳倒自己”;另一方面,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改造自己,面对大千世界的诱惑能够稳得住心神,面对各种利益的纠缠能够守得住操守。在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培养“三严三实”作风。当前,要注意用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通过开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主题演讲比赛和“正能量”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引导全院干警以从严从实的精神改进作风,反对假大空、杜绝庸懒散、力戒私奢贪,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修身做人,增长才干。板凳要坐十年冷,积淀的是功力;腹有诗书气自华,散发的是底气。有了功力和底气,才会有发展能力,干事有想法,处事有章法,遇事有办法;才能有战略定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反过来看,一些人之所以“庸、懒、散”得过且过混日子、消极怠工或热衷于作秀、沉迷于表面文章,除了心态不正、精神披靡、作风虚浮之外,恐怕还与“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正所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胸无点墨,空话大话套话实属必然;腹无良策,“以文件落实文件”在所难免。自身经不起掂量,哪有底气可言?
    许多“庸、懒、散”和“不实”的背后,是“不能”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遇到难题往往采取鸵鸟政策,把矛盾盖起来、让自己藏起来;推动改革总是习惯挂空挡,不敢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笨办法不顶用。既无法向前迈步,又不甘落于人后;既没有能力水平,又怕说自己不行,于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来了,你要求绿化环保,他给你来个荒山涂绿漆;你要求化解矛盾,他给你来个封捂堵压瞒;你要求调整利益,他给你来个各打五十大板……表面如火如荼,实则一地鸡毛;看似动作不少,只是原地空转。
    体会之三:责任担当,扬务实之风。
    创业要实,责任担当。从严从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纵观历史,惟此一“实”字,乃谋事之基、创业之根、做人之本。当年陈云务实节俭,成就“红色掌柜”的美名;董必武求实调查,成为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今天,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实效,见证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更检验其党性与品行。对领导干部来说,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职,勇于担当就是态度,破解难题就是业绩;不能拈轻怕重、投机取巧。
    做事要实,真抓实干。从“办事不吭声”的老实人张思德,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禄,再到“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尽管时代方位不断变化,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都是优秀共产党人的本色。今天,要成为我们时代的好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组织上判断一个干部是否敢于担当,是否有责任心,关键还是看实不实。那些喜欢拍脑袋决策却不顾忌后果、喜欢权力在握却不愿担当责任的人,那些一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做工作却不行的人,都不会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必能担起时代重任,也终究不会吃亏。“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
    做人要实,坚守正道。诚实守信,老实做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做人不靠谱,没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做什么可能都做不成、做不好,靠不住。
    党员干部践行做人要实,必须做到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对党忠诚老实,这是党组织对共产党员根本的政治要求。对人民忠诚老实,就是忠诚于党的宗旨。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同志忠诚老实,是为人处世之本。同志之间,要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坦诚相见,政治原则上互相坚守、实际工作上互相支持、日常生活上互相关心,团结共事、和谐相处。同志们在一起共事,是种缘分,应该倍加珍惜,既要相互尊重、包容,也要相互监督、批评,相互补台、形成合力,好戏连台。当我们在多少年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在内心深处充满温馨和友情。
做人要实,还要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党员干部无论对上级还是下级,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胸怀坦荡,正大光明;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不结党营私,打击报复;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不功则归己,过则归人;不逆我者下,顺我者上。真正做到办实事而不图虚名,求实效而不做虚功。
    体会之四:严以用权,不可任性。
    如何看待权力?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到领导岗位上,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是一种信任、一种重托。而司法权是党和人民赋予,是宪法法律赋予我们的。越是职位高、权力大,越要牢记权力的本质。现实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一旦当了大官、挣了大钱、出了大名,就昏昏然、飘飘然,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为所欲为,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都无所顾忌。实际上,权也好,钱也好,名也好,都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鲜花也会带来罪恶,既会带来荣誉也会带来镣铐,既能把人推向高峰也能使人跌入深渊,关键在于怎么对待。为此,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对待和行使司法权问题上,都要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同组织的关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都要严格遵照宪法法律。要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就是人民公仆,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是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没有组织提供的机会、岗位和平台,纵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
    如何用好权力?一要“用权为公”。是“用权为公”还是“用权为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当他得知儿子看戏未买票,便严厉训斥并责令他拿钱到剧院补票;女儿中学毕业,被安排到食品加工厂腌咸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党员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权力如火,善用则利国利民,滥用则引火烧身。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深懂得,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决不能把公共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对手中的权力,要有敬畏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要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坚决防止市场交换原则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二要敬畏慎用权力。法官办案子,容不得丝毫大意,不允许有任何差池。一次规范的行为或疏忽大意,就可能埋下各种隐患,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司法公信。三要坚守司法良知。作为法官,公平正义是我们的毕生追求,不仅要有对法律的信仰,还要有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必须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中的良知去裁断每一起纠纷,办结每一起案件。四要严守司法廉洁。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的法官必须是廉洁奉公的表率。吃别人的嘴短,拿别人的手短,一些人请客吃饭、送钱送物,而后就会提出一些不情之请。一旦我们被金钱美色所俘虏,内心的良知还能坚守吗?对法律的信仰还能坚定吗?      
    严以用权。为官用权,能否抵住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当上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奉承、追捧的人会多起来,攀交情、拉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也会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多大魅力,实际上这些人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来的,表面上对你恭敬有加,实际上心有所求,甚至暗藏玄机、设下陷阱。一步很短,一生很长,有时一步走不好就毁掉一生。
    明代曹鼐,年轻时曾在地方为吏。有次押送一名女犯,途中夜宿破庙。女犯天生貌美,顾盼间令其心动。为了提醒自己抵住诱惑,他不断在纸上写下“曹鼐不可”,整整一夜写了烧,烧了写,以此律己直到天亮。此后在仕途上,曹鼐常以这四字严格自律,终成一代名相。
    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他,公仪休却坚辞不受。弟子问何故,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违反国家法纪,如果我被免职了还能吃上鱼吗?不收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两则古代故事,虽年代久远,读来却仍令人深思。一者抵制美色,一者拒绝贿赂,都源自于律己以严,也都因此而得平安风顺。这深刻启示人们,对自己从严要求,不仅是做人做官的本分,也是平安生活的保障。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谋事还是创业,行得正,才能走得稳;要求严,方能干成事。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凌书记的“六个严格”,道理皆在于此。我们党员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面对金钱,一定要谨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的告诫,不起贪恋之心,不取不义之财;面对美色,一定要洁身自好、严守操行,不能沉湎美色而道德沦丧、自甘堕落;面对亲情,一定要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能因循私情而违背原则;面对朋友,一定要把握分寸、谨慎交往,不能因哥们义气而丢掉党性。古代官吏尚且懂得祸莫肇于放纵,作为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更应懂得,“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清风一路”,才能“一生无悔”。守得一个严字,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才能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总之,就是要讲原则、守底线,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体会之五:严以律己,慎独、慎微、慎初。
    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指出,要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细细想来,无论是查处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这些反面的典型无不告诫每一名领导干部,做党的好干部,就必须做到在独处时慎独,涉小时慎微,首次时慎初。
    独处时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之时能够反躬自省、谨言慎行、一丝不苟。这是对个人修养的历练,同时也是对党性原则的考验,既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也是党的干部必须牢记的遵循。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能够遵规守矩,但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能不能做到始终如一?这就要看慎独功夫了。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能不能做到慎独,是检验一个人自觉性、自制力和意志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现实中,有的人常常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总抱着侥幸心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头上三尺有神明。所以做为一个自然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让慎独的意识像影子一样伴随左右。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涉小时慎微。慎微,就是要在细微之处能够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小节上把持不住,就会“温水煮青蛙”,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是从“一点点”开始蜕变的。小节不检点,小毛病不克服就会演化成大问题。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古训,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算好“人生大账”,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常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严防不知不觉变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首次时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迈好第一步。“一”是万物之始。一失足成千古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许多事情,往往是有了第一次,便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能不能把住第一次,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甚至可能因此影响一生。探究一些落马者的腐败轨迹,直可追其入仕之初。缺乏自律,或要求很宽松,对一些微小之贿并不警觉,其结果就是“针尖大的眼进斗大的风”,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一些领导干部最初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时间久了思想懈怠、被糖衣炮弹击中后想法变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等到开始伸手了又变成“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越走越远之后则是“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彻底滑入贪腐深渊。因此,在千般诱惑、万种笼络面前,面对着权力、金钱和美色,我们的每一个党员干部,须臾不可忘记慎重对待“第一次”。凡是党纪国法禁止的,就要放在“高压线”的高度,自觉“画地为牢”、“不越雷池一步”,永远不要给自己放纵的机会。
    一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而作为一个执法单位,只有人人都努力做到了在独处时慎独,涉小时慎微,首次时慎初,才能通过不断的廉政学习教育,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形成“不去为”的教育机制;才能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才能培养廉洁为荣、搞贪腐为耻的风气和氛围,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才能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才能实现干部清正、机关清廉、政治清明。(作者系新乐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投稿邮箱:【 zhongguo_xianfeng@163.com 】
返回顶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文章获评星级:
网站推荐理由:
本文作者权利:
权利时效起止: 自登载日起一个月
原创文学
调研之窗
案例评析
文章信息
荣誉殿堂
相关文章  
谨记“三严”弘清风正气 遵循“三实...
上一条信息:践行“三严三实” 彰显司法担当 下一条信息:防城港掀起夏季“执行风暴”
中国先锋头条网  ©2015-2022  版权所 违者必究
网址:http://www.zgxianfeng.com  投稿邮箱:zhongguo_xianfeng@163.com
本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品控技术网 TOP图标库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 秦川云 IDC主机测评 三秦人才网 陕西锦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