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全会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在新征程上答好“为民题”。
恪守初心“问需于民”,答好“为民解忧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出对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改革与群众关心关切息息相关,只有充分了解民之所忧、民之所盼,方能更好找到发展中痛点、堵点、难点的着力点。党员干部要认真倾听百姓呼声、充分了解群众需求,了解人民真实需求就需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群众事情“收入眼”,群众想法“听入耳”,群众心愿“念于心”,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深化改革的“任务清单”,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全面深化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不懈“问计于民”,答好“为民服务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要我们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一步步取得今天的成就。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把深入基层调研、听取群众意见作为一门必修课,汲取广大群众智慧、倾听专家学者建议、吸收基层优秀经验,通过集聚群众力量,切实保证重要决策部署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充分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诚心诚意“问效于民”,答好“为民尽责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群众欢不欢迎、满不满意、认不认可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改革的成效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认识“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开展工作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馈,保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的心态切实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在岗位上履职尽责、有所作为,涵养“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的实干担当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重任,在新征程上作出取得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