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板城镇突出党建引领,通过用好“班子”、找好“路子”、握好“尺子”,走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共富路”。2023年,全镇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364.8万元,村均年收入达17.37万元,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2个,20万以上的5个,10万以上的10个。 一、抓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用好“班子” 一是党委带领,把准发展方向。板城镇党委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兴调查研究,党委班子成员以大米产业发展、产业项目建设等重点主题进行深层次调研,持续在破难题、促发展上发力,找准全镇产业发展定位,谋划整体产业布局。二是支部带路,抓实产业推进。板城镇压实村支部书记“领头雁”职责,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支部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并列为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确保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作为“书记抓、抓书记”的首要任务。宁家村党支部书记黄振兰通过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建设蛋鸡养殖场项目,带动宁家村逐步发展生态养鸡产业,村级集体经济连续三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三是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发展。板城镇各村(社区)积极鼓励党员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员有想法、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带头创业。高龙村党支部党员杨永玉在外出河池考察的基础上,挖掘本地种植墨米和饮用墨米茶的传统,探索建立“好青翠”墨米茶产业品牌,年销量超3万斤,销售额达78万元。 二、抓资源整合,特色产业发展找好“路子” 一是产业带动,融入“钦北大米”产业格局。板城镇充分挖掘“钦北粮仓”的农业产业底蕴,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共339万元,成立广西钦州古窦香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大米加工车间,构建形成“公司+加工车间+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车间目前已建成2752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房,安装大米、墨米加工生产线2条,同步推出墨米茶等延长产品,投产后年纯利润达200万元。通过“订单农业”的运作方式,带动周边约1200户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因地制宜,选优培强发展适宜产业。发展“占地少、产量高、收入稳”的蛋鸡养殖产业,2021年开始,我镇共整合资金310万元建设板城镇蛋鸡场项目,目前14个村(社区)发展或参与蛋鸡养殖,2023年蛋鸡产业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占比41.12%。采取“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屯茂村“广西民间抗日第一村”红色文化,推出忆苦思甜餐厅项目,2023年营业收入9.8万元。持续推进板中村肉牛、竹山村加州鲈鱼、厚孟村泉水鱼等一批本土产业发展,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稳定收入。三是盘活资源,突出整合联动凝聚发展合力。板城镇根据部分村缺乏资源、资金的实际,发挥强村带弱村,整合8个村利用工程服务队承接土方工程和出租创收,2023年实现收入79.1万元。对集体“三资”进行大排查,全面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村级集体资产,比如那觅村收回集体林地电江山350亩,以招投标的方式重新发包,2023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9.7万元,预计可增收144万元。 三、抓监管落实,集体资产规范化握好“尺子” 一是扩大再生产让产业发展更蓬勃。2023年全镇各村根据收益分配方案,共提取公积公益金175.25万元用于集体经济产业扩大再生产、转增资本,产业项目发展再上新台阶。比如,宁家、红华村提取公积公益金用于蛋鸡养殖日常运营,宁家村实现收入85.71万元,红华村实现收入65.98万元;板中村提取公积公益金用于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实现收入17.5万元。二是反哺民生让民生保障更有力。板城镇按照“集体经济集体受益”的原则,把集体收益用于民生实事。2023年共提取公积公益金、福利费21.95万元金用于改造提升服务群众场所、兴建便民惠民设施、慰问帮扶困难群众及党员、奖励资助大学生等,逐步实现了发展集体经济成果村民共享。三是规范管理让经济运行更高效。板城镇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监管作用,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切实把风险防范到位。 下一步,板城镇将致力于补短板、稳增收、创特色,强化党建引领,积极融入“钦北大米”产业,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提升”,争取在今年6月份完成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目标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党建工作办公室 顾祖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