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注重食品安全、倡导健康生活早已成为社会共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这既是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捍卫“舌尖上的安全”作品的郑重承诺。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触痛着敏感的大众神经。当下,以网络外卖订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服务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如何让食品更安全、更令人放心?这张考卷,需要我们共同作答。
以最严标准,牢把准入“门槛”。进入市场流通、消费的食品是否安全,要看标准严不严。严标准,才会有高质量、好品质。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设置严格、明确、实用的准入标准,牢把准入“门槛”。尤其要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向国际食品法对标接轨。
以最严监管,守卫安全红线。食品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一方面健全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另一方面,应将监管过程前置、下沉,加强日常监管、一线监管,将可能触碰红线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等及时扼杀在萌芽中。
以最严处罚,强化震慑力度。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容不得丝毫闪失,也容不得“宽大处理”。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惩治不法行为,必须重典治乱、猛药去疴,予以最严处罚,运用法律武器强化震慑力度,切实提高违法成本。要在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探索上多下功夫。
以最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要落实到位,还应扭紧责任人这个关键。我们要以最严问责制度为遵循,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用“铁腕”手段拧紧责任的“螺丝钉”,明确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倒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将食品安全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让食品安全更加令人放心,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食品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迈向更加璀璨的国际舞台的“敲门砖”,决定着它能走多远、走多久。这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石家庄鹿泉石井山后张庄村刘赫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