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投稿: 57564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信息 > 详细内容
以乡土情怀实现民族复兴
直到底部
分享:
作者:付子乾 大河镇人民政府 发表时间:〖 2023/11/6 浏览人数:〖 3341

生于农,心系于农,时刻服务于农。在农村出生的我,通过阅读《乡土中国》中费孝通老先生列举的大量生动细致的案例及多维度对乡土社会结构特征的深入剖析,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乡土社会最核心的特征是其浓厚的地域性。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定居生活方式使得乡土社会相对封闭稳定,村民世代 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对故土情有独钟,乡愁作为一种文化情结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每个人通过复杂的血缘、地缘关系构成自己的人际网络,这些网络不断扩展和重叠,像水波纹一样维系起整个社会秩序。家族而不是核心家庭是基本组织单位,家族可以沿着父系无限延续,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种格局下,以父权为核心的伦理关系凝结构成了等级森严而稳定的社会结构,男女有别的界限分明,维持着社会的平衡。

乡土社会以礼治为维特秩序的手段,重视教化而非惩处,这孕育了中华文化中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稳定的长老统治 使乡村社会变迁缓慢,形成“无为而治”的景象,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同时,乡土社会的封闭保守也有其局限,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个体自由的提升。立足于传统,我们必须化解乡土文化的消极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70多年后的今天,乡土中国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自然经济体系逐步解体,乡土关系不断被现代契约关系取代,加速了传统乡土文化的衰落;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改变了传统家庭和宗法制度;农村人口 老龄化也对传统伦理秩序造成冲击。这些变化既带来了乡土社会解体的危机,也提供了重新建构乡村社会的契机。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发展乡村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乡村建设,打造富裕宜居的美丽新农村。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統,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推进基层自治,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让乡土中国那生生不息的乡愁永驻人间,以乡土情怀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撰稿人:付子乾 大河镇人民政府

投稿邮箱:【 zhongguo_xianfeng@163.com 】
返回顶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文章获评星级:
网站推荐理由: 辨析透彻
本文作者权利:
权利时效起止: 自登载日起一个月
原创文学
调研之窗
案例评析
文章信息
荣誉殿堂
相关文章  
赓续奋进精神 厚植青年担当
青年干部当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
以乡土情怀实现民族复兴
上一条信息:基层干部听心声,把居民小事当要事 下一条信息:青年干部要善于克服惯性思维
中国先锋头条网  ©2015-2022  版权所 违者必究
网址:http://www.zgxianfeng.com  投稿邮箱:zhongguo_xianfeng@163.com
本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品控技术网 TOP图标库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 秦川云 IDC主机测评 三秦人才网 陕西锦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