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为探索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流动人口中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做好新时代党的基层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开展“筑家”行动,立档建库强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管理要明确制度,制度本身有程序性,对相关工作人员该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作用,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活动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据。制度制定方面要健全乡、村两级源头管理责任体系,制定《流动党员管理清单》,明确主体责任、主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设置党籍管理、党员发展审批、党员教育培训等具体工作事项,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当地基层治理体系。 开展“管家”行动,丰富形式强教育,让流动党员“有心可依”。加强流动党员教育,是实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全体农村党员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靠流动党员在外生活和工作中率先垂范。党员的素质高低,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基层得到全覆盖。实践证明,流动党员教育做的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延伸范围就广,“服务家乡建设、服务当地发展”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日常教育要抓紧抓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及时与流动党员转出地组织部门对接,引导流动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开展自学。通过上交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等方式,主动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通过党员教育让流动党员更好的的为乡村振兴服务。 开展“爱家”行动,擦亮身份强引领,让流动党员“有志可为”。党员的引领作用,是指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开展各项示范引领活动,让党员亮身份、比奉献、争先进。同时也要设置科学选拔体系,从工作事务中及时发掘政治素质好、善管理的流动党员,及时作为后备人才培养,并适时提拔更好的激发积极性。让流动党员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做好流动人口中党员的管理、教育、引领工作,让流动党员充分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彭昊宸 晋州市小樵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