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盏,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近日,一部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网络。这部不到20分钟的小短片,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的回家之路。一封封被带到博物馆的信笺,表达了飘散在外的文物对回家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引发了大家对文物归家的强烈共鸣。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一段历史,承载着对时代的回忆。
“一眨眼,我们已经一百六十三年没有见面了!”——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烧抢打砸,将金银财宝、文化艺术珍品洗劫一空,带不走的就砸掉。一块块碎片见证了侵略者的罪行,提醒着我们居安思危,勿忘国耻。据统计大英博物馆中有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多数文物是被掠夺或非法交易的。这些文物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价之宝。但在大英博物馆,他们并没有受到善待。“这么大的柜子就住两个人”——他们被成批成批地摆放在展示柜里,甚至没有姓名,只有一个个生冷的编号。在那里他们的价值被磨灭,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之痛心,而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他们,让更多的声音输出到世界各地,使在外的“游子”尽早归家。
“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小玉壶是一位“信使”,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小玉壶回国后带着一封封信笺到博物馆,把流浪在外的文物对朋友、家人的思念传达给亲友。离家的游子总是渴望能回归故乡,这里总有人在记挂着他们。思念有声,震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社会各界都渴望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游子”堂堂正正地回家。其实,不仅仅是文物,我们也期望在外留学、务工的中华儿女能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设国家做出贡献。
“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近代百年的时代历程中的核心之一就是爱国主义,正是因为华夏儿女始终团结一心、爱国奉献,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中华文化才能发扬传承至今。中国文物虽被“困”大英博物馆,但他们努力以自己的身躯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技术工艺,传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国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海外同胞,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现在,每逢祖国的危难时刻,他们总会跨越千山万水支援一线,这就是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中华儿女生于天地间,应自强不息。这部短片体现了当代自媒体人的担当,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坚定文化自信,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们的国家。一封封的信笺仿佛在提醒着我们——我们经历过苦难,也战胜过苦难,所以更应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张钰荣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九门回族乡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