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投稿: 57564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文学 > 详细内容
法官的担当与本领
直到底部
分享:
作者:刘振厚 发表时间:〖 2018/6/19 浏览人数:〖 8377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后,干部的担当与能力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其实,不仅干部,无论何种职业、何种身份,都需有与其职业和职位相匹配的担当和本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变化,法官们的担当与本领也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
法官需有政治担当,更要有突出的业务本领。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更没有超越政治的法治。严格说来,法治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中国法官的政治担当,是明确的、清晰的、毋庸置疑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但法官毕竟是极其专业的职业,仅有政治担当是远远不够的。用以前常用的话说,法官必须“又红又专”。“专”到何种程度,最基础的底线是必须具备《法官法》规定的任职资格。作为法官,仅具备任职资格条件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在法律人中是最为“突出”的。现实实践中,通俗点讲,凡是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矛盾、纠纷、事件,如果“走”到最后,最终是法官代表法院“说了算”。司法改革中提出以庭审为中心,虽然不是以法官为中心,法官在整个刑事诉讼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更加凸显。这,当然对法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法官应当是也必须是所有法律实务工作者中综合业务素质最高的。否则,令警察、检察官、律师乃至当事人摇头的判决书、裁定书就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他们的手中,随之而逝的必然是法律的权威。
法官需有对人民的担当,更要有服务人民的本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与为人民服务,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一贯的。法院、法官冠之以“人民”二字,自可窥见中国法官之与人民间的血脉相连。对人民担当,对人民忠诚,为人民做事,是每一名法官的本分。当年,法院系统曾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等活动,提出“人民利益之上”等等,无不是出于法官对人民需有担当的要求。对人民担当,即是本分,也要本领。在这点上,与前面所讲业务本领,以及后文还要讲到的办案技艺不同,该项的着重点主要在于法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从立案到执行,鉴于司法是一项修复性工作,又涉及当事人切身权益,各个国家对法律适用都设计了一定的程序,有些还颇为复杂。普通老百姓因法治观念不强,没有接受专门法律教育,有时会抱怨法律设计的程序冗长。但是,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法官要竭尽所能为普通民众在咨询、了解、诉讼的过程中,提供最便捷、最有效、最优质的服务,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官司虽然输了,法院、法官的服务却是无可挑剔的。总结而言,能够利用自身的法律知识、社会知识,结合案情实际、涉诉群众实际,有效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力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优化,就体现出了法官服务人民的真本领。
法官需有对案件的担当,更要有化解矛盾的本领。办案是法官的根本,审判和执行是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第一要务。法官的担当和本领,自然最终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上。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司法责任制及其他配套机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官对案件的责任逐步细化、明朗。但仅有此显然是不够的,对案件的担当并不仅限于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内容。办过案件的法官都会清醒的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案件都是黑白清楚、泾渭分明,从证据的认定,到法律的适用,有时连法官自己也会徘徊不定。实实在在的说,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永远对法官是一项重大考验。有时,纯粹出于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本身,法官就难以抉择哪种决断才是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何况,时常还会有案外因素夹杂其中,更加考验法官的智慧和担当。对《意见》的解读,大家不约而同瞩目到“容错纠错机制”。法官同样会犯错误。提倡法官对案件有担当,必须依赖科学的考核设计、健全的机制体制,对法官的成绩、“错误”均按规定“对号入座”,容纠并举。一味放任或动辄入法入纪的处理方法,都会动摇法官担当的基石,同时动摇司法公正的基础。如果说前面所讲任职资格方面的业务本领,着重点在于法律知识的掌握,这里所讲化解矛盾的本领之着重点,则在于办案时运用法律知识作出最合法合理的裁判、最满意的调解,并达到案结事了目的的办案技巧和艺术。这个是相当难的。虽然我们一直在如此倡导。毕竟,中国传统是乡土社会,尽管近些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依法解决矛盾和纠纷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自发意识上,涉及自身权益的时候,很多人还习惯寄托于法律之外。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社区,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本身是合符法治的,可从追求善治的角度考虑,未必是最好的,相信很多基层法官有切身体会。法律知识、风土人情、调解艺术,乃至法官个人的人脉,都可能会成为案结事了的有益帮助。真正通过办案取得从根源上消除矛盾和纠纷之实效,真的体现了一名法官化解矛盾和纠纷的真本领。作者:刘振厚 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法院

投稿邮箱:【 zhongguo_xianfeng@163.com 】
返回顶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
文章获评星级:
网站推荐理由: 逻辑严密, 感染力强
本文作者权利: 可在网站上免费推广
权利时效起止: 自登载日起一个月
原创文学
调研之窗
案例评析
文章信息
荣誉殿堂
相关文章  
法官的办案质效
法官与司改问题
再说法官的司法能力
法官的压力
法官与就业
法官与消费
法官与中国式现代化
上一条信息:做新时代担当型干部 下一条信息:八旬老人爱山歌 乐用歌声传正能(专访)
中国先锋头条网  ©2015-2022  版权所 违者必究
网址:http://www.zgxianfeng.com  投稿邮箱:zhongguo_xianfeng@163.com
本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品控技术网 TOP图标库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 秦川云 IDC主机测评 三秦人才网 陕西锦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